赛事动态
合作联系
电话:0991-4850190
邮箱:539959104@qq.com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20号
在成都世运会这个场馆 三个项目连破13项世界纪录
8月11日晚,成都世运会成都体育学院游泳馆项目比赛顺利收官。馆内灯光熄灭,水面恢复了平静,但这里已见证了成都世运会开赛以来的奇迹。历时四日的比赛中,成都体育学院游泳馆共举行了救生、自由潜水、蹼泳三个项目的比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三个项目刷新了13项世界纪录,9项赛会纪录,中国运动员赢得6枚金牌,收获满满。
这座建筑面积27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游泳馆,设固定看台约2923座。除了能承接国际A级赛事,亦可作为赛事的训练热身场地、全民健身水上活动举办场地,在教学训练之余,训练池可作为全民游泳活动场地。
本届世运会,有人在这里登上世界之巅,有人在这里突破自我极限,让这里迸发出超强魔力。宽敞通透的游泳馆内,无论在看台任何一个位置,视野几乎都能覆盖场馆的每一个角落。
LED显示屏及体育场景光显解决方案,以稳定可靠的技术和全场景的产品矩阵,为赛场的每一次瞬间保驾护航。计分屏采用蓝普LED显示屏,以高亮度、高刷新、高防护的技术优势,为水下速度与力量的比拼提供精准计时与清晰呈现,保证每一个成绩、每一个纪录准确公正。
科技智能的加持也为运动员提供了舒适的场馆条件。泳池中,由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泳池清洁机器人,成了“水质守卫”担当。水下自如攀爬池壁、夜间自主巡航……泳池清洁机器人凭借抗压电机技术,以双倍吸力绞杀微米级砂砾、藻类等,让有机残留无处遁形。
中国自由潜水运动员唐珂说,此次比赛的场馆无论从环境、灯光以及热身池等设施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同时泳池水质对裸眼参赛的她来说也非常友好。“真希望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也能接触到这样好的设施,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突破。”
曾率队在世界各地征战的中国蹼泳队主教练邱亚帝认为,此次比赛的场馆在国际上都属于一流水平,同时场馆及周边的配套,也为运动员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让大家心无旁骛参加比赛。
能在一届世运会中连破13项游泳馆项目的世界纪录,让世界潜水联合会主席安娜也颇感震惊。在她看来,场馆的设备设施和赛会组织,保障了一次精彩的赛事,让这里成了世界纪录的“粉碎机”。
对于本届世运会获得自由潜水两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龙邓喜来说,能接连斩获两金离不开现场观众的全力支持。“每场比赛都能看到很多观众,场馆几乎座无虚席,从我出场下水到结束比赛,大家的呐喊和鼓励一路相随,让我备受鼓舞。”
成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兰仁钦说,从开赛以来,场馆售票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有热血也有温情,每一场比赛现场,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出场,现场都以欢呼声、呐喊声汇聚爱的力量。
8月10日,意大利残疾运动员吉安卢卡·维斯孔蒂在成都体育学院游泳馆自由潜水项目中首次亮相,有观众很快认出:“是那位在世运会开幕式上坚持从轮椅上起身,走完全程的运动员。”虽没有在比赛中取得奖牌,九游官网app但这位钢铁硬汉在赛后表示,观众的笑容和目光都让他感动和自信,“这是我在成都最大的收获。”
成都世运会的举办,让超越和梦想在成都体育学院游泳馆交织共振,全球友人在这里共享世运荣光。
2020年5月,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随成都东部新区的成立而落地开工,2023年正式投用,由此开启了新区办赛营城、筑强城市功能的一道时代之门。
全国小排球锦标赛、成都市残运会、世运会巡回赛相继落地,各国体育运动队到这里集中训练,一场场赛事,观众的欢呼声如大海潮起潮落,如这座城市加速崛起的节拍器,激励着成都东部新区发展活力。
依托成都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功能场馆和科教人文优势,成都东部新区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奥体公园产业园区,发挥“一山一湖一世园”山水生态本底优势,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引培国际赛事和高端会奖、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为激发全域体旅消费活力,促进“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天府奥体公园打造了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推出全新的金熊猫水上运动休闲中心、EWAVE动力冲浪基地、索道滑水休闲运动场景,依托世运会水上赛事IP,大力开展水上体育休闲运动项目的体验与推广,为成都世运会注入更多活力。
随着世运会比赛的发令枪响,成都东部新区按下了又一次软硬件升级后的重启按钮。
而在8月11日,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运动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揭牌仪式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正式宣布落户成都东部新区。未来,该中心将通过开展运动项目研究、培养下一代运动员、推动运动医学发展、举办世界级赛事以及促进文化交流,契合成都奥体公园的发展方向;通过赛事合作、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积极探索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新载体,助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持续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